因為網路上流傳的設定值不一定適合我個人使用,把我自己習慣的設定原則筆記下來
(1). 首先是EAC的部份,只列出重要的,對我個人有影響的。
關於各項目的詳細意義,可以參考下列網址。
ZFS的寫入和讀取行為,實際硬體測試結果 | ||||||||||
在測試ZFS的過程中,發現一些ZFS與一般RAID加上檔案系統的組合,有著差異相當大的寫入和讀取行為,非常的有趣和吸引人。 但是進一步在網路上尋找相關ZFS資料時,發現大多文章只是拿官方的宣傳稿介紹ZFS,或是只專注於說明系統架設的過程。而針對ZFS的寫入讀取行為,找不到詳細說明。 官方的"Solaris ZFS Administration Guide"也只針對ZFS管理方面說明,雖然最後在官方ZFS開發人員的blog上有找到一些說明,但是屬於較深入的部份,較基本的ZFS寫入讀取行為部份一樣缺乏。 所以我根據之前實際測試的結果,加上自己的分析整理出這篇關於ZFS寫入讀取行為的基本說明。 以下的結果來自實際的硬體測試結果,測試的紀錄請自行參閱我過去的測試中相關註解。 總共測試了三種組態,分別是單一mirror,兩組mirror,或是一組raidz1。分別在正常下,硬碟故障下,以及從故障情況下復原後的ZFS寫入讀取行為。 資料用ABCDEFGH英文字母代表,每一個字母代表容量相同,但是內容不同的資料。測試時故障硬碟使用關機拔SATA線的方式模擬,故障復原則使用另外準備的空白硬碟替換拆下來的硬碟。 | ||||||||||